[蘋果日報] 改善大醫院急診壅塞 診所醫推「輕急診」
出版時間:2018/02/21 16:06
為改善急診壅塞,落實分級醫療,健保署自去年4月15日起,針對輕症患者跑醫學中心掛急診,部分負擔調高100元。但據健保署統計,同年6月急診輕症患者卻比前年同期成長4.1%,增加逾5000人,就診人數不減反增;最近有醫師計畫引進新加坡「輕急診」制度,成立24小時「輕急診」,專門收治發燒、氣喘、上吐下瀉等檢傷分類三、四、五級的輕症患者,盼能舒緩醫學中心急診人潮。
和眾診所執行長李相台3月將在台北車站附近成立綜合診所,將引進收治輕症患者的「輕急診」制度,收治發燒、氣喘、上吐下瀉、輕微骨折、小刀傷等檢傷分類三、四、五級的輕症患者,希望有效針對醫學中心急診人潮,讓小病不要都往搭醫院跑。
李相台說,急診壅塞不單只是台灣有這類問題,美國、歐洲、日本、新加坡等都有同樣問題。前年11月,他其實已在籌畫成立輕急診;去年12月23日他因腸子破洞、體內大出血,被送入台大醫院急診室,當天除了他,急診室內還有一位心肌梗塞患者、一名自殺患者,三位重症患者就讓在場的主治醫師忙的人仰馬翻,急診室外仍有數十張病床的病人在排隊等待,孩子哭聲、患者的嘔吐聲,這類患者每人的等待時間可能長達2小時至4小時,更加催生他成立「輕急診」的念頭。
李相台說,輕急診不是照抄國外的制度就好,他借鏡與台灣相近的新加玻經驗,希望能在台灣成立輕急診,讓急診分流為「重症急診」與「輕症急診」,希望分散醫學中心的急診人潮;目前已計畫在台北車站附近成立綜合診所,引進「輕急診」制度,收治檢傷分類三、四、五級的輕症患者,預計3月正式營運,已有7位醫師、5位護理師、X光師、醫檢師進駐,未來也將申請健保特約,掛號費250元、自負額50元,希望先把這模式建立起來。
如何讓尚未做檢傷分類的民眾知道小病一開始要掛「輕急診」?李相台表示,「輕急診」模式如果成熟後,診所希望能進一步建立call center(客服中心),由專業護理師透過線上諮詢轉介,可以幫助民眾更精準利用醫療資源,有利於分級醫療。
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,衛福部樂見類似服務,半夜時刻民眾遇到緊急需求,多一個選擇也是好事;目前健保署計畫擴大雲端資料分享,讓輕症民眾也能到基層診所獲得妥善治療,大醫院也可透過急診快速通關機制,區分輕症重症患者,讓輕症重症患者不會都塞在急診,目前台灣醫療生態的轉型期,有新的服務都樂見其成。
(黃仲丘/台北報導)
(以上新聞授權轉載自 蘋果日報: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new/realtime/20180221/1301534/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