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聯合報] 小感冒、腸胃藥恐自費 健保署擬刪部分小用量指示藥
小感冒、腸胃藥恐自費 健保署擬刪部分小用量指示藥
2017-10-27 記者黃安琪
就醫看小感冒、腸胃道等問題,看病後領到的指示藥,未來健保恐不再埋單。今全民健康保險會召開會議,討論剔除或局部限縮目前全面由健保給付共928項指示藥品項目,初步構想於這些品項中,讓一年申報人數少於5000人的藥品優先退場,全案已於健保會中研議,結果尚未出爐。
健保署擬部分刪除目前928項指示用藥品項,未來小感冒、腸胃道等藥品恐需自費。圖/報系資料照
國內藥品分為成藥、指示藥和處方藥,後兩項不須醫師開立處方箋,即可在藥房購得。衛福部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指出,自開辦全民健保後,健保局曾考量公保、勞保有給付多款指示藥品,顧及民眾用藥連續性,原有指示藥仍繼續由健保給付,但依《健保法》規定,這些指示藥品應分階段局部縮小範圍,歷年已與各界協商,每年都已逐步刪除部分給付品項,僅剩目前的928項。
而此次研議,戴雪詠表示,日前有醫院協會代表提議,指健保署應依法辦事,執行指示藥品依照健保法應全面取消給付,認為健保署不該繼續違法給付,應盡快讓藥品給付回歸正常法令規範,本案已於今日全民健康保險會中討論。
戴雪詠說明,健保署初步構想,在不影響病患權益下,針對每年申報使用量較少的指示藥品品項優先退出,設定為一年申報人數少於5000人的藥品,統計已占928項指示藥中的85%。但最終結果,仍需經健保會委員,包含病患代表、醫師公會等討論做出研議,結果預計下午出爐。
若健保署取消指示用藥止給付,民眾是否會自行至藥局買藥,延誤病情?戴雪詠解釋,歐美國家的執行也是如此,舉例當民眾遭病毒感染時,抵抗力佳的人可自行痊癒,不舒服的人才需使用藥物緩解,如緩解頭痛、流鼻水等症狀的指示藥品,可在藥房、藥局經藥師說明後先行使用,如3天後未緩解才需就醫。
(本新聞經聯合報系同意授權轉載,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2781818?from=udn-ch1_breaknews-1-0-news)
Leave a reply →